作为由原“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演变而来,独具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乡村医生至今依然承担着为农民等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任。
近年来,这支队伍“后继乏人”的趋势已日益突出。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基层卫生人员占比为40.5%;到2017年末,该比率下降到了 32.6%。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养老金上调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减税降费 |
全国两会关提案:于房产税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退休涨工资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国企下岗职工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乡村医生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教师工资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房价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退役军人士兵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教育话题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降低社保费率 |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社会抚养费 |
葛明华告诉记者,以华东某县级市为例,近三年来,新进入乡村医生行业的仅有3人,但因各种原因退出的却有14人。同时乡村医生还普遍存在年龄大、学历低的现象。
作为医疗机构负责人,葛明华对乡村医生队伍“退步走”的现状十分关心。“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乡村医生收入总体偏低,且区域性差距较大。”
葛明华介绍,乡村医生的收入来源主要由医疗收入(诊疗费、治疗费)、基本药物补助收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收入、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经费补助四部分组成。
“一些欠发达地区乡村医师年均收入仅为1.5-2.5万元,经济发达地区也就5-6万元。同一地区内收入差异也非常显著,如华东某省低的4万左右,高的13万多。”葛明华说,“另外,一些乡村医生退休后的待遇没有明确的保障,使得部分乡村医生70多岁了还不敢退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坚持预防为主,将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务必让基层群众受益”。
对此葛明华建议,政府应根据行业总体特性和区域经济特点,设定乡村医师收入标准,并兜底其合理的有一定吸引力的最低收入保障(如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或村干部薪资)。
除了强化财政兜底功能,他建议积极鼓励开展医疗服务。“应积极鼓励乡村医生开展尽可能多的医疗服务并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保障,包括家庭医生服务、常见慢病及农村常见病诊疗服务,对其提供的诊疗服务给予有明显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
葛明华说,此外政府还可利用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启动乡村医师职称评聘体系和晋级通道等一系列措施,为乡村医师拓展医疗服务资源,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理想追求,让村医干得有地位、干得有激情。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的坚定目标,健康扶贫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健康扶贫工作中,乡村医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障村民健康,都离不开乡村医生这支队伍。
乡村医生担负着乡村防疫、医疗、保健、协助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工作,建设健康乡村,离不开乡村医生的全心参与;广大农村群众渴求的医疗条件和服务,也离不开“全科村医”的全力呵护。
乡村医生工作在最艰苦的一线,支撑着我国的卫生“网底”,但是他们的待遇、身份、养老问题,却迟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有必要从长远发展角度,着力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体现对乡村居民的更大关怀。
建议探索灵活的长效机制,委托定向培养全科村医。制定详细的村医招聘、委培计划,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绩效奖励制度、管理制度,财政给予必要的保障,使村医可以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同时根据计划,每年委托医学院校定向委培部分医学生,签订委培合同,毕业岗位定在村卫生室。甚至可以考虑根据各地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相关院校设立乡村“全科医生”专业,为乡村振兴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乡村医生。
要做好村医队伍的培训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或给予其定期进修的机会。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医培养,应该尊重民族地区医药发展特色,给予乡村医生灵活的发展通道。还应强化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职责,加快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为其提供人财物保障。同时整顿医疗服务市场,优化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环境。
由于人才匮乏、设备落后等,在落实分级诊疗时,基层经常出现“接不住”现象,该如何解决?基层的现有人才如何发掘?如何发展?两会期间,有代表对此提出了建议。
近期,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江南带来了一份关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议。
基层留不住好医师,分级诊疗接不住
李江南告诉红网记者,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基层农村卫生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分级诊疗,有些农村基层还接不住,受医疗设备和技术人员的限制,导致有些病在家门口没有办法解决。”
其次是农村基层医疗设施陈旧,达不到应有的卫生条件,好的医师留不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断层,最后便加剧了城市医疗资源的紧张,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带来的就医难、看病难。
可见,导致基层“接不住”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缺少和流失。外面的不愿意进来,进来的待不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资质和学历的基层医生,也得不到相应的待遇,基层自然难以留住人才。
李江南:把有学历的,有职称的,像培养干部一样从基层培养起来
如何才能把基层人才充分利用并激活起来?李江南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建议,要下决心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的投入,从国家、省级、市级层面加大政府投入。其次要关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把有学历的,能够有医师职业资格证的,像培养干部一样从农村最基层的卫生院开始,有的甚至还可以到老百姓家里以签约医生的方式来加强人才的培养,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来稳定这支队伍。
这个建议对于基层来说是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的。基层卫生人才匮乏,除了要采取措施吸引医学人才进入基层外,基层内部已有人才也应该给予相应的优厚对待。
只有加大对有学历、有资质的人员的培养,提高待遇、拓展发展前景,才能让人才心甘情愿留在基层,并且督促更多基层医生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和资质,以加速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
当基层医生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才能真正担起分级诊疗中的重任,做好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