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升学网 > 院校库 >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 更新时间  2024-05-20 15:52:50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云南

专科 理工

进入官方网站>> 招生电话:0871-65225127,0871-65213301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 - 学校介绍
  • 2016

  • 公办

  • 理工

  • 省政府

  • 专科

  • 云南

  • 0个

  • 0个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近70年办学历史,以培养水利水电建设、运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建设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也是全省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类高职学校。学校现有富民和蓝龙潭两个校区,下设水利、电力、土木、管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9个二级学院(教学部门)。 学校办学历史深厚。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云南省昆明水利学校,1979年更名为云南省水利学校,1984年更名为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201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同年省委编办批准将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整体并入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近70年来为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被行业誉为“水利水电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持“上善若水,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水利、电力、土木类专业为骨干特色,拓展管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类专业,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我省发展战略。自步入高等职业教育行列以来,实现了教育教学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校园占地面积700多亩,校舍面积22.8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学海、拱坝、土石坝、三眼井等水景观错落有致,将实习实训设施与水文化景观巧妙融为一体。学校师资配备优良,高级职称占43.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58.8%,“双师型”教师占62.6%。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教学资源丰富,每个专业均建有体系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学校依托全国全省水利电力行业平台,与上百家企事业单位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签约率保持在98%左右,2021届、2022届、2023届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3%以上,人均可选择专业对口岗位为4个以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学校党委在2023年上半年省属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擂台比武”中得分排名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被省委教育工委评定为“好”的等次;省委教育工委对2023年学校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为“好”的等次;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在全省学校精品党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春健康高校项目”“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级节水型单位”“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云南省学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云南省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云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云南省毒品预防示范学校”等。作为云南省首家高校,云南省图书馆在学校挂牌成立省图书馆水利水电分馆。 学校获评第三届全国水利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院校大学生虚拟仿真测图大赛二等奖、第四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西南片区一等奖;获评第五批全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1个;1位教师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获得第八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国防体育大赛第一名、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定向锦标赛铜牌、中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南方赛区)升旗展示项目第二名;在2023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在2023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2个团队获二等奖、2个团队获三等奖;在第九届云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银奖1项,铜奖3项;在第十六届省运会中荣获五金二银五铜,位列高职院校金牌榜前列等好成绩。 学校还承办了西南区小水电高质量发展论坛、全国水利院校高水平建设交流会等全国性会议;承办了“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装表接电专业技能赛项国内赛决赛、“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云南赛区省赛和西部赛区决赛、云南省第一届水利工程大学生技能竞赛等;牵头成立云南省水利电力产教融合共同体、云南省人工智能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开展“嵌入式”联合培养学生,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目前,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新时代水利精神的引领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省委“3815”战略,以服务“三个定位”和“ 兴水润滇”为己任,紧紧围绕“五网”建设,依托“滇中引水”工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高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