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升学网 > 院校库 >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更新时间  2024-05-20 15:33:15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专科 农林

进入官方网站>> 招生电话:0999-8055925,0999-8056441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 学校介绍
  • 2002

  • 公办

  • 农林

  • 自治区政府

  • 专科

  • 新疆

  • 0个

  • 0个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备案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河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宁市,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承立德树人之使命,育品正技强之英才。学院前身是1955年建校的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中专学校---伊犁农业学校、1956年建校的原国家农业部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新疆伊犁畜牧兽医学校和1965年建校的原伊犁州重点中专学校---伊犁农牧机械化学校,于2002年3月合并升格成立伊犁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2月伊犁州体育运动学校整体并入,2023年7月伊宁卫校整体并入,形成现有规模。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1297亩,另有实训基地1200余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28.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2万平方米,学生宿舍8.7万平方米。 作为伊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孕育者和引领者,学院已凝练形成“始终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接续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点。68年来,薪火相传的一代代伊职院人,秉承“品正技强”的校训,弘扬“文明、乐学、求实、向上”的校风、“敬业、爱生、善导、奉献”的教风和“刻苦、主动、勤思、进取”的学风,为新疆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高等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沿伊宁市胜利路两侧的东、西校区,学府路的北校区和伊犁河南岸的南校区4个校区,设有动物科学学院、农业工程学院、机电化学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教育学院、体育运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等9个直属教学机构以及新疆褐牛研究所、伊犁马研究所等12个创新平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一所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二级学院,有自治区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 学院现有在编在职教职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462人,专职教练员3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33.7%,有教授14人、副教授1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中职模范教师1人、新疆“天山英才”领军专家1人、新疆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自治区德育骨干教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2人。目前有在校生14900余人。 学院积极构建与伊犁州直支柱产业相适应的“一体”(农牧类)“两翼”(加工制造类、现代服务类)专业体系,开设有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园艺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动训练、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1个“3+2”应用型本科专业、43个高职专业和18个中职专业,学院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目前学院积极打造畜牧兽医和园艺生产技术两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此带动旅游专业群、信息技术类专业群、财经服务类等专业群建设。 学院坚持开门开放办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核心区”和“两霍两伊”发展战略布局,广泛深入推进校地、校院和校企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建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打造伊犁州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再塑强劲的品牌力、影响力。采取“学院+研究所”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模式,积极推进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为推动伊犁州畜牧养殖、农林种植、旅游经济等产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学院建有较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基地20个,校外实训基地180余个;有各类实验(训)室171个;有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和植物保护与检疫专业等3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护理和医学检验技术2个自治区精品专业;2022年5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又获评自治区品牌专业;养牛与牛病防治、农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羊与羊病防治、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等14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与检疫专业等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品正技强”的校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守正创新,深化改革,以先行意识抓机遇,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大力实施特色专业强化战略和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育人育才能力、融合发展能力。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发展体系、校院运行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凝心聚力,多措并举,积极创建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打造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