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升学网 > 院校库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更新时间  2024-05-20 15:30:02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专科 理工

进入官方网站>> 招生电话:023-49810782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学校介绍
  • 1964

  • 公办

  • 理工

  • 市政府

  • 专科

  • 重庆

  • 0个

  • 0个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水利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国水情教育基地、重庆市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节水型校园、重庆市绿色校园、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职业教育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重庆市示范性职工培训地建设单位、重庆市水利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第一批水情教育基地,是重庆市“双高”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始建于1964年,历经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永川地区水利电力学校、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2004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总占地面积1268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专业教学实训用房及场所14万余平方米,校内外实习基地500余个(中央和各级财政支持建设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32亿元,藏书139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固定资产总额10.72亿元。 师资队伍实力强。现有教职工740余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370余人,博士44人;高级职称教师16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重庆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教学名师等35人;专业带头人49人,骨干教师143人,双师型教师268人,其中水利部双师型教师35人。近三年,教师在国家和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2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9项。 专业结构布局广。开设高职教育专业44个,在校生1.32万人,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贯通分段培养本科招生专业5个,重庆市属唯一设置专业9个,形成以工程技术为主体的“一特一优三大支撑,九大门类协同发展”专业结构布局,涵盖水利、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9个专业大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重庆市骨干专业4个、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级“双高”专业群2个,形成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骨干型专业群为支撑、培育型专业群为特色的“253”十大专业群结构。 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到课率稳定在98%以上,课堂教学互动反馈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教学目标达成度为95%以上。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国家级奖项189项次、省部级奖项513项次。2023年,在校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长期保持在95%以上。 创新创业成果多。学院建有功能齐备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是重庆市首批创新创业“双百”示范建设单位、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重庆市众创空间、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近五年,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7银11铜、市级33金56银100铜。《“三化递进三方协同内外融合”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之一,非常难得的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出现在同一榜单。 对外技术服务好。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同打造科研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防汛抗旱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认定)、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重庆市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水库安全及水环境大数据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水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重庆市社科普及基地)、西部职教基地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基地等科研及社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对接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应用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社会培训,近三年,社会服务到款额近2500余万元,成为西南地区水利科技服务地方产业的品牌。 文化育人特色明。弘扬“上善若水,学竞江河”校训,构建若水文化、名人与水、水哲学思想的环境育人体系,将水文化建设与人才人格品质培养相结合。学院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彰显水文化育人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案例荣获全国水文化育人优秀案例一等奖,水文化“景、堂、戏”育人模式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水利部特等奖,为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成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水文化教育专门工作委员会牵头单位,标志着校园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近三年,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文体活动获集体荣誉120余项、个人奖项300余项。 国际交流合作深。学院先后与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构建国际化标准体系,建设国际课程标准12个、专业标准3个、职业标准10个;大力推进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联合开发国际化课程11门;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成功申报并立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智慧水利熊猫学院”1个,挂牌成立“大禹学院”4个、国际“师培基地”5个、“学生实训基地”4个;开展国际化技术输出,成功申报并立项“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2个,其中“老挝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行业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被老挝万象日报报道;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536人;完善国际化留学体系,与泰国黎逸技术学院、埃塞俄比亚温盖特将军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留学生教育,招收留学生200余名。 近年来,学院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水利发展、高度重视重庆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永川、服务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坚持教学和科研并举,深入实施“稳定规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文化引领”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发展战略,固本强基、提档升级,扎实推动学院向“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迈进。(数据截至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