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艺术学院 - 学校介绍
-
1957
-
公办
-
艺术
-
自治区政府
-
本科
-
内蒙古
-
4个
-
0个
历史沿革
内蒙古艺术学院坐落于美丽青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内蒙古艺术学校。1987年,在内蒙古艺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01年,与内蒙古大学实现实质性合并。2015年经国家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为内蒙古艺术学院。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21年获批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23年进入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办学成就
学校师生近年来在各类艺术创作展演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先后荣获第十一届全国“荷花奖”舞剧奖,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最高奖项—“最佳剧目奖”和“最佳导演奖”,并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倾心推荐 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 百部文艺作品榜单”;颉元芳教授水彩画《远方》荣获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上述两个作品所获奖项填补了自治区相关领域的空白。师生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中国好创意大赛等国家级重要展演赛事中获奖 72 项;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内蒙古赛区)、华北五省区舞蹈比、“时报金犊奖”、全国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原创动漫作品大赛等重要展演赛事中获奖 180 项;获自治区“萨日纳”奖 21 项、“五个一工程”奖 6 项。近年来共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4项,并成功组织实施了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马头琴教育与传承人才培养、蒙古族礼服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等项目。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如作曲家阿拉腾奥勒,歌唱家拉苏荣、德德玛、腾格尔,民乐演奏家李镇,指挥家娅伦格日勒,作曲家兼音乐制作人三宝,舞蹈家及舞蹈教育家敖德木勒、敖登格日勒、康绍辉、赵林平、张永胜、姜铁红,表演艺术家萨仁高娃、丁勇岱,著名影视导演康洪雷,画家李德才、李学峰,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纳森等。
教学单位及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新华和云谷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0423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1807.78 平方米。现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影视戏剧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9个教学单位和1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艺术学学科为主,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艺术史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美术学、绘画、雕塑、书法学、中国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管理等25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自治区级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2项。建有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1个。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4项,自治区级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7项。
现有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1个(艺术学理论),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类高校美育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民族艺术研究基地),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草原丝路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播基地)。先后获批建立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蒙古族传统音乐》)、文旅部中国—中东欧国家民族艺术传承交流中心、中国文联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创演平台;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内蒙古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蒙古族服装造型与工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蒙古族装饰艺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等自治区级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2017年以来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资助12676万元。学报2020年获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22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艺术学”类核心期刊扩展等级。
师资队伍
学校目前有专任教师48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77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并遴选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1人,自治区“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培养人选1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滚动支持个人项目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3人、二层次人选5人,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高层次研究团队3个、各类名师工作室4个。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锡林浩特市、兴安盟行政公署、托克托县、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师生创作实践实习基地,参与了呼和浩特市与驻呼7所高校共建“一区两基地”项目,积极推动科研创新、促进艺术类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承办了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系列活动、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全国八大美术学院院长高峰论坛、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2016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与展演等学术艺术展演活动。加强与地方乌兰牧骑在人才培养、创作展演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组建学校乌兰牧骑,广泛开展惠民演出。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佛蒙特大学、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美国伊利诺大学、丹麦皇家美术学院、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蒙古国音乐舞蹈学院、蒙古国国立科技大学、泰国格乐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泰国格乐大学开展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举办了中美“马文化周”“文化艺术活动周”等活动,连续10多年举办了“中美东方之旅”艺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中俄艺术高校联盟”等活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多次前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或举办作品展览,为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未来发展
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在艺术实践中培养高质量人才,把学校打造成为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宣传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团结进步的大熔炉,艺术人才艺术家成长的摇篮,文化大区文化强区建设的生力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加油站和孵化器,扎根内蒙古办好高等艺术教育,朝着国内有特色、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艺术院校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