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升学网 > 院校库 > 河南工程学院 更新时间  2024-05-20 15:01:08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本科 理工

进入官方网站>> 招生电话:0371-67718795(仅招生期间开通),0371-62508666

河南工程学院 - 学校介绍
  • 1954

  • 公办

  • 理工

  • 省政府

  • 本科

  • 河南

  • 1个

  • 0个

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荣获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等。学校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 一、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校于2007年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属院校;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4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为学校的杰出校友。 二、发展概况 学校办学基础扎实。现有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600余亩,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设备总值3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2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76万册。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齐全。 学校育人质量突出。现有23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开设60个本科专业,设置8个工业软件专业方向,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七大学科门类,以工科为主的办学优势突出,在纺织与服装、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测绘、智能制造、工商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集群。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研究项目近300余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获批河南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试点,获批河南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1个、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工业软件学院。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系列竞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60项,包括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4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1项。普通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21%以上。 学校师资水平较高。现有教职工近1900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近140人,副高级职称近5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20余人。现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欧盟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等国家、省部级人才称号20余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市厅级人才称号120余人,聘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在内的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 学校科研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纺织新产品开发工程研究中心、煤层气绿色开采与灾害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制造系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集成系统与机器人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20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学校分别参与了“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急管理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项、三等奖13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1项,河南省发展研究奖6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英国班戈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等20多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开办7个本专科合作办学项目;参与了欧盟伊拉姆斯计划,与西班牙维尔瓦大学开展了交流生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韩国等开展了博士培养项目以及大学生海外就业项目;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主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与周口市人民政府、郑州航空港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南省煤炭行业协会、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河南豫发集团、河南中税中兴咨询集团、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远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地方高成长性企业等建立了紧密的政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共建行业学院11个、企业冠名班2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余个。 学校文化氛围浓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引,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严管厚爱、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积极探索“共学共居共乐共美”“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模式,形成了以“基层党建五项工程”“五育并举三全育人行动”、“七个一批”育人项目等为代表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以明月湖、怀若谷、名人雕塑园、轩辕文化园、明德励志园、黑白工业史发展园等“一湖一谷四园”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品牌。校园环境“绿、亮、畅、洁、美”,校园绿化覆盖面积达7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文明校园(标兵)、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发展愿景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按照“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以高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条件为发展总目标,高质量完成“示范校”建设第二阶段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坚持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打造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集群,着力实施对接河南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融链”行动和工业软件“头雁计划”,不断增强服务河南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现代应用型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等显著提升,若干办学核心指标位居省内应用型高校前列,一些指标位居国内应用型高校前列,到2035年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远景目标。 当前,全校上下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自强不息、博学精艺”的校训和“严谨、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按照“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创办硕士学位点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两项任务,健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体系,秉持管党治党、科学治校、教授治学、改革创新四项理念,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产教融合、文化引领、服务优质七大战略”的“12347”发展思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勤奋的工作,全面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把学校建成开放度较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不懈努力! (数据信息截至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