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 - 学校介绍
-
1983
-
公办
-
财经
-
省政府
-
本科
-
广东
-
28个
-
1个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4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财经类院校,是广东省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地处琶洲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478万元;图书馆藏书503万余册,有电子期刊册数143万,馆舍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实验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2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与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交叉学科。共有30个教学科研单位、66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学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广州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2000多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推进五育并举,形成“湾区融合、商法融合、商技融合、产教融合、双创融合”的“五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233项、全国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5篇,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9项,学科竞赛获奖数量位列2018-2022年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第18名。毕业生质量高,社会评价好。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高素质专业人才,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满意度高达96%以上,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十大经济创新人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及一批知名企业创始人、高层管理人员等杰出校友。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600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57%,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4%,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约26%。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70余人次,聘任校级“南岭学者”4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29支,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7支,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9人。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贡献广财智慧,发出广财声音。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1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在《法学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29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委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84篇。学校聚焦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参与起草地方法规6部,113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9份研究咨询报告获得中央主要领导批示。125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采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财方案”。有70位专家被聘为省级以上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3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与广东省委网信办、省人社厅、省工商联、省财政厅、省政数局、云浮市人民政府、海珠区人民政府、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校政行企深化合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坚持实施对外合作办学与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国际化教育项目。现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外财经教育联盟、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联合会、粤港澳高校联盟及其相关子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挂牌单位、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合作院校、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合作院校、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立项单位、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和“最佳合作单位”,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歌德语言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家提供德语语言培训和歌德等级考试的官方权威机构。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工作总目标,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建设的历史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