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 - 学校介绍
-
1936
-
公办
-
农林
-
省政府
-
本科
-
福建
-
43个
-
13个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会福州,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开创了福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福建省立农学院是我国南方最早独立建制的高等农林院校之一。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1994年,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在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擘画、亲力推动下,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习近平同志亲临成立大会,亲授校牌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将学校建成“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20多年来,学校秉承“研究农业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的办学传统,弘扬“明德 诚智 博学 创新”的校训精神,牢记嘱托,扎根八闽,深耕三农,接续奋斗,在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由单科性大学迈向多科性大学、由地方省属高校迈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地方农林院校内涵式跨越发展的新路。
学科特色鲜明。学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坚持学科、人才、平台基地、国际化和数字化“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构建以农林生物学科为主体,特色工科和人文社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布局,形成了突出农林和生命科学,农工、农理、农文、农医融合发展的特色。在福建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植物保护、林学、生态学3个学科被确定为重点支持建设学科。学校农林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发展优势不断增强,在植物科学相关学科领域具备较高国际影响力。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来,学校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交叉领域,新增农业人工智能等8个目录外自设二级学科和农林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等4个交叉学科。
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厚植“三农”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设有23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生2.5万余人、研究生1万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0个,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6个,占招生专业的47.5%。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福建“四大经济”发展需求,扎实推进数字赋能、生物技术赋能和工程技术赋能“四新”建设,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组建了未来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海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菌草与生态学院(碳中和学院)、蜂学与生物医药学院、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7个新型学院,新增智慧农业等14个“四新”专业。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建成300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七次捧得“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优胜杯”,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30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著名园艺学家李来荣、著名农学家卢浩然和周可涌、著名昆虫学家赵修复、林业经济学科主要奠基人张建国、植物病毒学家谢联辉院士、“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院士、“杉木之父”俞新妥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兴业英才。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凝练形成了极具农林特色的“耕牛拓荒、骏马争先、蜜蜂勤勉、青松顽强、小草奉献”的“五种品格”精神,成为培养和塑造优秀农林学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双百计划”,积极打造农林领域的人才高地。现有教职工3195人;共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881人次(50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52人次(79人),居省属高校首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万人计划15人、长江学者12人、国家杰青8人、国家优青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1支、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2支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3支。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涌现出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八闽楷模”等先进典型。
科研成果斐然。学校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和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构建平台-项目-成果“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在菌草、蜜蜂、兰花、杉木、水稻、甘蔗等生物学基础研究和有害生物生态防控、生态治理、生物质利用等应用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学校高起点建设海峡联合研究院、海峡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海洋研究院等10余个校内一流创新平台。学校现有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0个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级平台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同时,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试验站、分中心)1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0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三大科技奖35项,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在农林作物基因组、植物学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先后破译甘蔗、龙眼、菠萝、四倍体花生栽培种、兰花、睡莲、闽楠、斑茅、番木瓜、福州单瓣茉莉与双瓣茉莉、六倍体麻竹等基因组。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在《Science》《Nature》《Cell》三大顶级期刊上发表14篇高水平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第22位、全国“双非”高校第2位、福建省属高校首位。
服务贡献突出。学校是菌草技术发明单位,菌草技术已推广到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福建省乃至我国农业科技对外援助的一张重要名片,为服务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亲致贺信,充分肯定我校菌草工作成效。学校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等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11个地方产业研究院、9个县域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全省51个县建立60家科技小院(占全省91%),有力支撑福建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学校选育出的甘蔗、黄麻、杉木、甘薯、花生、茶叶、蔬菜、花卉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主要产区。学校主导制定乌龙茶和白茶2项国际标准,是我国茶叶产品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大突破。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近5年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2100多人、科技特派员团队300多支,位居全省高校首位。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成果2000多项,服务对接全省70多个县(区)、800多个村,服务县域特色产业成效显著。承担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累计培育学员1000多名。对口帮扶和服务脱贫攻坚树立品牌,服务宁夏、甘肃等十多个省区,科技助力服务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闽宁协作推进固原“四个一”林草工程等对口扶贫援助工作成效突出。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3个扶贫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1名教师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开放办学活跃。学校是教育部“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来自39个国家150余名留学生在校攻读学位。2013年,学校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累计培养1万多名学员,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和全球示范孔子学院。2023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充分肯定孔子学院办学10周年成效。现有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和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20余个学生联合培养和交流互换项目。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战略部署,先行先试探索闽台农业科教融合发展新路径,率先对台湾地区单独招生,与台湾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创新平台22个,面向台湾农业行业协会连续17年招收农民函授学历生449名,获批教育部和国台办对台教育交流项目。
学校现有金山校区、旗山校区、安溪校区和南平校区(基地)。校园占地4900余亩,另有科教基地200余亩,教学林场5.5万余亩。拥有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334万册,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51万册。学校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新时代新征程,福建农林大学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内涵建设,聚力改革创新,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产出更多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加快建设农林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努力把学校建成“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截至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