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被各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录用的,并在以自然居住小区为基本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目前我们所说的社区工作者一般指的就是居委干部。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目前跟大学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区县的工资待遇并不相同。那么中山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标准是怎么样的?社区工作人员有没有编制呢?本文小编整理了关于中山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标准相关知识,可供参考!
近年来,社工这一职业常被比喻为“收工资的活雷锋”。然而,该行业内因薪酬待遇偏低,流失率居高不下。一些长期服务基层的社工离职,对一些需要专业介入的居民来说影响不小。记者从上周举行的京沪粤职业社工薪酬结构研讨会上获悉,中山自2012年制定社工薪酬指导意见后,行业指导工资一直停滞不前,社工流失增多,一些社工机构面临有项目没“人”用的尴尬。
社工离职,介入个案出现“倒退”
社工工作覆盖面广,与项目购买方、服务对象、居委会等都有着很多交叉和联系,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社工全力付出,尤其是在老人和青少年这些工作领域,定期举行专项活动,形式多、工作量大、占用周末以及休息时间等。作为一线社工工资大约只有3000元-4000元/月左右。不少的社工都认为付出与收益不对等。
梁秋霞是一名有6年工作经验的社工,就职于中山启创社工中心。作为一名项目主管,她目前的月薪约4500-5500元不等。“我是本地人,没租房压力。如果对于一名从外地社工来说,光用职业抱负留住,有点不切实际。”梁秋霞说,社会工作是一份做人的改造工作。且不论一个社工到达一个新的社区,要熟悉社区的人文风情和社区问题,至少要1-3个月;对于服务对象来说,要适应一个新的社工也并非容易。
“我之前在港口离职到另一个镇区工作,提前一个月告知一名服务对象。由于他患有精神分裂,在我的介入下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结果得知我辞职的消息,第二天他也辞职了,他希望我继续留下。”梁秋霞说,社工机构人员的稳定性对于项目持续开展或个案的介入都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的薪资水平,要留住社工依然需要不停地呼唤 “情怀”。
政府投入不少,一线社工待遇仍不高
记者了解到,中山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中山市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薪酬待遇指引》。大部分政府部门按照项目所需社工人数乘以10 万元的标准,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多年来,中山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累计已达1亿元。
政府大投入的背后,记者采访多个社工机构负责人。她们认为,该待遇指引需要修改,否则将面临发工资难,难招人等困境。
中山市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孙剑宏告诉记者,10万元一名社工的购买力度背后是“打包价”。一个项目包含用人成本,活动经费,培训费用和督导费用,管理经费和税收,真正用到社工头上的只有60%。而6万中还包含社保和五险一金,这是社工到手工资不高的原因。
据调查,因待遇和上升空间问题,目前中山一些规模大的社工机构(100人以上)的流失率约15%-20%不等,规模小的社工机构流失率更高。
而另一方面,按照“指引”中规定的社工年资工资上浮标准,一名不流动的社工每年工资涨幅约1200元。调解社工、医务社工等高技能人才更需要涨薪留人。而10万元/人的购买标准却不变,一些有经验的社工工资靠什么来上涨,让不少机构负责人十分头疼。
提高薪酬需要服务标准更完善
孙剑宏在研讨会上透露,目前市政府已经启动了社工薪酬待遇指引的修改工作。然而社工薪酬要提标却迎来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一些长期购买社工服务的政府部门提出:“如果社工只是搞搞活动,活跃气氛,为什么要占用该部门支出这么高的经费。”
这些声音让孙剑宏觉得提高社工工资是一把“双刃剑”。“过去我们说社工是一项新兴行业,需要全社会给行业一点时间。如果工资提高了,购买方对我们的服务质量更迫不及待。”据行业人士透露,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中山社工行业也并非没有 “乱象”,如一些没有成熟的社工单独开展个案介入,一些没毕业的实习生按入职社工来“购买”,为了中标同行压价等。这些现象影响着行业服务质量,降低了市民对社工的评价,也影响了购买方的信任。
孙剑宏认为,要看到社工行业进步,同时行业水平仍需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急需建立一套渐进的社工服务标准和评价指标,让服务质量对应提升的社工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