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序号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1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理论经济学 | A+ |
2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A+ |
3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法学 | A+ |
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社会学 | A+ |
5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A+ |
6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新闻传播学 | A+ |
7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统计学 | A+ |
8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工商管理 | A+ |
9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共管理 | A+ |
10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哲学 | A |
11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政治学 | A |
12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A- |
13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史 | A- |
1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A- |
15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B+ |
16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B+ |
17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农林经济管理 | B+ |
18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世界史 | B |
19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数学 | B |
20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物理学 | B |
21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软件工程 | B |
22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考古学 | B- |
23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艺术学理论 | B- |
24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美术学 | B- |
25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化学 | C+ |
26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27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28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生态学 | C |
29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音乐与舞蹈学 | C |
30 | 10002 | 中国人民大学 | 设计学 | C- |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951人,其中教授722人,副教授783人。学校有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唯二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有18名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49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入选者2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7人;有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6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9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卫兴华、周新城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胡钧、陈共、严瑞珍、高铭暄、王作富、许征帆、何沁、方汉奇、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胡乃武、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印刷学院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2 11:0:08北京印刷学院本科招生网登
时间:2024-07-12 10:0:36北京物资学院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1 11:0:21北京物资学院本科招生网登
时间:2024-07-11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