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大学在不同的省份录取分数线都不一样,本期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关于广东医科大学在安徽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的知识,具体广东医科大学的所有历年在安徽录取最低分和录取专业分数线可参考聚志愿高考大数据查询系统。
根据聚志愿高考大数据查询系统,广东医科大学在安徽2020年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7分,最低录取位次为23641位;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75244位;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1分,最低录取位次为20103位;
招生省份 | 科目 | 年份 | 录取批次 | 分数线 | 录取位次 | 录取数 | 省控线 |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一 | 597 | 23641 | 13 | 515 |
安徽 | 理科 | 2020 | 本二 | 524 | 75244 | 8 | 435 |
安徽 | 文科 | 2020 | 本二 | 541 | 20103 | 6 | 499 |
安徽 | 理科 | 2019 | 本一 | 566 | 24333 | 11 | 496 |
安徽 | 理科 | 2019 | 本二 | 502 | 71445 | 10 | 426 |
安徽 | 文科 | 2019 | 本二 | 549 | 19785 | 4 | 504 |
安徽 | 理科 | 2018 | 本一 | 574 | 24276 | 11 | 505 |
安徽 | 理科 | 2018 | 本二 | 509 | 71032 | 9 | 432 |
安徽 | 文科 | 2018 | 本二 | 546 | 19971 | 5 | 486 |
安徽 | 理科 | 2017 | 本一 | 540 | 26592 | 13 | 487 |
安徽 | 理科 | 2017 | 本二 | 487 | 68200 | 9 | 413 |
安徽 | 文科 | 2017 | 本二 | 508 | 19373 | 4 | 440 |
安徽 | 理科 | 2016 | 本一 | 551 | 34458 | 10 | 518 |
安徽 | 理科 | 2016 | 本二 | 515 | 65484 | 6 | 473 |
安徽 | 文科 | 2016 | 本二 | 507 | 20654 | 4 | 482 |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创建时间 | 1958年 |
博士点数 | 1 | 隶属于 | 省政府 |
硕士点数 | 9 | 招办电话 | 0769-22896175 |
学校类型 | 医药 | 学校网址 | https://www.gdmu.edu.cn/ |
所处城市 | 湛江市 | 办学层次 |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9年被广东省列为国家限额指标内的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总面积近19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设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学院(部)。
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4个。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0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省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1个。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5个临床专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临床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14人,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720人,双聘院士1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6人,广东省教学名师4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3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6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2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6所临床教学医院,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有湛江校区和东莞校区两大科研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1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市医药产业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65项,其中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103篇,出版学术著作41部,获国家专利授权65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6项。
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185.4万册,电子图书142.7万册,电子期刊4万余册,音视频10423小时,订有及可使用的中外文数据库33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积极搭建与国(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平台,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德国、芬兰、波兰、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交流合作,并于2016年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增高。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目前已启动本科专业(中文授课)外国留学生招生工作。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仁爱教育厚德,校院协同精医,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特色,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的‘摇篮’”。
办学61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47%,位居全省前列。近三年,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预防医学毕业生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5、15.7和9.8个百分点。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200项、省级250项。2013-2017年,在校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58篇。
学校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广东医精神,弘扬“严谨诚实,勤恳好学,文明守纪,团结奋进”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特色强校、人才立校、科技兴校、文化铸校”的治校方略,立足广东,辐射华南,面向全国,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人格高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的医疗卫生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预估
时间:2024-06-14 06:0:57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预估分
时间:2024-06-04 08:0:10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
时间:2024-06-02 19:0:2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
时间:2024-06-02 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