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大学在省分数线 > 正文

重庆理工大学在四川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更新:2023-09-14 01:07:14 高考升学网

一、重庆理工大学在四川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根据2020年四川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重庆理工大学在四川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49分,最低录取位次为9660名;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33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5161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85分,最低录取位次为35459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53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76618名。

二、重庆理工大学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招生省份科目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录取数省控线
北京不限2020本科503268895436
天津2020本科A597149364476
天津不限2020本科A590164136476
河北理科2020本科58641321146415
河北文科2020本科5641161814465
山西文科2020本二A538660110469
山西理科2020本二A5343444340449
内蒙古文科2020本二A50982624437
内蒙古理科2020本二A489192344333
辽宁理科2020本科5542219417359
吉林理科2020本二A5071982410336
黑龙江理科2020本二A5002598312301
上海不限2020本科451269889400
上海2020本科403360051400
江苏理科2020本二3488083352313
江苏文科2020本二341208058284
浙江不限20201段59452850-594
浙江不限20202段57375886-495
安徽理科2020本一5902739937515
安徽文科2020本二5491551313499
安徽理科2020本二5326818257435
福建文科2020本科546762210465
福建理科2020本科5283210631402
江西理科2020本一5742164558535
江西文科2020本一56753997547
江西文科2020本二555837111488
江西理科2020本二5463662343463
山东不限20201段5537634886449
河南理科2020本一6024227496544
河南文科2020本一583989610556
河南文科2020本二5651746317465
河南理科2020本二5608956784418
湖北文科2020本二535115989426
湖北理科2020本二5275158235395
湖南文科2020本二5591565210526
湖南理科2020本二5335333235464
广东理科2020本科5426218440410
广东文科2020本科533216289430
广西理科2020本二5093589933353
广西文科2020本二50785449381
海南2020本科61277739463
海南不限2020本科60685658463
海南2020本科60192573463
重庆文科2020本一5459201294536
重庆文科2020本二53311851138443
重庆理科2020本一506391063363500
重庆理科2020本二49544418426411
四川理科2020本一58535459179529
四川文科2020本一549966035527
四川理科2020本二53476618168443
四川文科2020本二5331516125459
贵州文科2020本一56955135548
贵州文科2020本二55186789463
贵州理科2020本一5441788843480
贵州理科2020本二4913946444384
云南文科2020本二554107878480
云南理科2020本二5373382823440
陕西文科2020本二516138525405
陕西理科2020本二4635463617350
甘肃文科2020本二52669026439
甘肃理科2020本一5131511114458
甘肃理科2020本二4752815920372
青海文科2020本一47420904439
青海理科2020本一432585919352
宁夏理科2020本一461882940434
新疆文科2020本二491--9370
新疆理科2020本二454--15317

三、重庆理工大学简介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学校溯源于1940年创办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1950年后,学校先后更名为21兵工厂工业职业学校、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工业部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工业学校、第二机械工业部西南第一工业学校、重庆工业学校、重庆机械制造工业学校、重庆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1957年,昆明仪器制造工业学校金属切削专业并入。1960年,升办为重庆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升格为重庆工业学院。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重庆工业管理学院。1999年,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更名为重庆工学院。2001年,重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

学校坐落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其中,花溪校区位于巴南区,地处长江之滨,毗邻南山山脉,花溪河环校而过,蝴蝶山蜿蜒于内,环境优美,

风光旖旎;两江校区位于渝北区,东临长江支流御林河,背依铁山山脉石壁山,坐落在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的先进制造产业带;杨家坪校区位于九龙坡区,地处商圈腹地,绿瓦楼古朴典雅、闹中取静,科技楼巍然挺立、领航创新。学校总占地面积2591亩,校舍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的花溪主校区建筑群婉约典雅,景观山水交融,获得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被评为“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和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了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拥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目前设有本科专业62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个、大数据智能化等市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28000余人,累计为社会输送10余万人才。学校曾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有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4个省部级人才平台。拥有百千万人才工

程国家级人选、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聚集计划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197人次。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学校始终注重提升科研水平。建有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43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主导建设了我市首批五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之一的“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12个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等4个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24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22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00余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31项。位列2016年《中国高校专利奖排行榜》第38位。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协同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波兰、捷克、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台湾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师资国际化、学生国际化及来华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开

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分别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普渡大学联合建立研究平台,合作培养国际化的高端汽车人才;不断深化重庆两江KAIST国际项目,与韩国科学技术院合作培养IT等高端人才。与江苏、浙江、河北、四川、重庆所辖多个市(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长安、力帆、宗申、重庆机电集团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 七十余载风雨,七十余载辉煌。经过历代“重理工人”续力拼搏,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被誉为“重庆近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最引人瞩目的高校之一”。原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访谈录》一书中评价学校“抓住了强项、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放眼未来,玉汝于成。首任校长李承干先生“值得吾人尽力而为者,唯有教育”的办学情怀,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作词的校歌中“工以建国、技以利工”的殷切期翼,学校积淀了“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目前,“重理工人”正秉承“明德笃行,自强日新”的校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将学校全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西部一流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最新图文

吉林大学在青海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18 06:0:02

吉林大学在宁夏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18 23:0:55

吉林大学在内蒙古省2020年

时间:2023-09-21 04:0:31

吉林大学在辽宁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