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悟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翻译】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猴率领(其它猴)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有的猴不给,(狙公)就鞭打它们。猴子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问众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树(结出的)吗?”众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没有狙公的同意(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差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猴子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相互拉着手(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郁离子(即刘基隐退青田山时自取的笔名)说:“世上那种凭借权术奴役人民却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不像狙公吗?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阅读习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②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③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④狙公卒馁而死。
2.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和所通的字。
3.写出句中加点词古今不同意义。
山之果,公所树与?
树:古义今义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赋什一以自奉。
②一旦开之,其术穷也。
5.用自己的话回答: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这篇寓言讽刺的是哪类人,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7.本文没有让老狙充当先知先觉的角色,而是让小狙最先觉悟起来,这说明了什么?
8.小狙唤醒大家,提出了三个疑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9.结合此文,谈谈用寓言说理的好处。
【阅读答案】:
1.①往,到。②有的。③服役。④饥饿
2.奉通“俸”;寤通“悟”。
3.古义为种植;今义为树木
4.①(大部分)上交后留十分之一给自己②一旦觉悟,他们的权术也就没了。
5.像狙公似的剥削者使用权术,奴役他人,最终必然是自食恶果。
6.封建社会剥削阶级;不讲道德和法度,只靠权术奴役他人,为所欲为者,结果必然是狙公的下场;被奴役的群众一旦觉悟,就会揭竿而起,推翻奴役他们的人。
7.作者让小狙最先觉悟起来,用意在于说明老者习惯于被驱遣,因循守旧,胆小怕事,小者血气方刚,接受新事物快,敢于挺身而出。
8.递进式的设疑,层层深入。
9.①言少意多,具有丰富的内涵。②让事实说理,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给一个鼓励的眼神的阅读及
时间:2023-09-17 23:0:192020年学校国防知识竞赛试
时间:2023-09-18 01:0:352020年国防知识竞赛题目附
时间:2023-09-20 17:0:572020年国防知识竞赛试题及
时间:2023-09-21 0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