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外出人员即使再远都尽可能赶回家与家人过年。现在很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总觉得过年并不怎么热闹,毕竟现在不少城市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都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而一些比较传统的习俗也都逐渐被人遗忘了。但其实在各个地方的乡村里依然还保留着那些传统的年俗。那么北京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01
年前有哪些习俗
小年到底在哪一天?
在北京等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 的习俗,因此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而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只限于女子。一般是由男主人主祭上香,依据尊卑大小进行叩拜,然后将神像纸揭下来,放在钱粮盆内焚烧,意为“送神”。这时候,男主人的口中还要不时地念叨:“老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赖话少言。”祭祀后男主人将一些糖瓜儿投入灶内,然后全家一起享用剩下的糖瓜儿。
糖瓜儿也叫关东糖,是北京特产,旧时北京制作关东糖的作坊统称为糖房。关东糖以麦芽糖为原料,将麦芽糖揉成长条,有的制成香瓜的样子,所以起名糖瓜儿。
糖瓜儿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 “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与此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年画
02
除夕夜的习俗
小年要做什么?
除夕的年夜饭是家家不可少的。除夕吃饺子,老北京有讲究。饺子一定要在子时吃,也就是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个时段,才与饺子两字扣题,意为“交子”,辞旧迎新之意。除夕首先要将饺子祭祀祖先神灵,所以一般要吃素馅饺子,也寓意着来年素素静静。
虽然是素饺子,但老北京的做法有讲究,把黄瓜、木耳、胡萝卜、香菇、口蘑……素馅里内容丰富,至少有11种原料。为了口感更好,还有人家会在饺子馅里放一些碎排叉;而胡萝卜,一定要切细丝,用香油煸过。所以,除夕夜的一顿素饺子,比其他吃食都要精致、花心思,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守岁习俗又名"熬年",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过年还要准备芝麻秸秆。人们将田地里的芝麻秸从街门内撒到屋门前,人在上面行走,噼啪作声,称为“踩岁 ",亦叫“踩祟 "。由于“碎 " 与“祟 " 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守岁
03
初一到十五有哪些习俗
大年初一是老北京人最忙的一天,这天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街坊四邻亲友之间拜年。除了家庭内部,街坊亲朋之间的拜年,官府的人也要回到办公地,围成一圈相互拜年,称为“团拜”,这个词延续至今,虽形式几经演变,但传统风俗被保留下来。
初一这天,大家之间的拜年,都是礼节性的,拜完就走,不会留在别人家里吃饭。所以,初一这天,一般是家庭聚餐、喝茶。喝茶时佐以花生、瓜子、果脯、芸豆卷等点心。
拜年
各类点心、坚果
大年初二祭财神。早上起来,一定要喝元宝汤,“元宝”其实是馄饨,但外形要捏成元宝形状,寓意来年富贵。接下来,要祭文武财神。
大年初三又被老北京称为“小年朝”,大年初一没做完的拜年、全家团聚等工作,在这一天继续做,在礼数上和大年初一具有同等价值。老北京的庙会,一般也从这天热闹起来,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前后。
大年初四,是灶王爷、井神、床神等诸位居家神仙下界的日子。各家都要准备好吃的,不断举行接神仪式。
北京人称初五为“破五”,意味破除过年的禁忌。老北京民俗是从大年初一开始,过年这几天,不能扫地,不能动刀做饭。“破五”这天,这个禁忌就会自动破除,生活回归正常。“破五”这天,百姓“送穷”、商人“开市”。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称之为“捏小人嘴”,其意是一年之内保佑全家人不犯“小人”,顺顺当当。
大年初一:春节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一,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初一早晨,人们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人们早早起床,打扮整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时至今日,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大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北方在正月初二还会祭财神。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过去,老北京的大商号会在这天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还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发大财。
这天也会走亲访友,互拜新春,俗称“吃年酒”。在上海地区,客人携家带口送礼上门,礼品一般为各地特产,主人则邀请客人喝“元宝茶”(即在茶中加两个青橄榄一起冲泡)。此茶初尝略苦,而回味甘美,意为苦尽甘来、吉利进财。
大年初三:贴赤口
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等地,却是初三才“回娘家”。
北方一些地区将初三称为“扫帚日”。因为这天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拿起扫帚打扫房间了,而且在打扫的时候要从外往里扫,表示聚财的意思。
在南方地区,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的吉利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大年初四:接灶神
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因此,初四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将三牲、水果、酒菜等供品备齐,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在福建莆田地区,除夕叫做岁,而初四叫做大岁。相传明朝年间,倭寇不时骚扰东南沿海地区。一次,在年三十时,倭寇杀过来,烧杀抢掠,幸存的人们跑进了山里。后来倭寇被打退了,人们也从山里回家了,但是年没过成,而且很多家庭也失去了亲人。所以在莆田,初二严禁去别人家里拜年串门,因为在古代莆田,这个日子人家在治丧。等过了初三,大伙都觉得年三十没过好,应该再过一次,因此就定初四再过一次年,而且办得更隆重。这个习俗被莆田人代代传了下来,直到现在。
大年初五:迎财神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在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大年初六:送穷鬼
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北京地区,家中的妇女偶尔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
这天也是店铺开张的日子。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门板也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还要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大年初七:庆人日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高中状元。还有一些地区会吃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以此来取吉兆、除邪气,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南方一些地区,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1. 饺子
饺子是北京人过年必备的传统美食,象征着团圆和财富。在北京,不同地区的人对饺子的口味有着不同的偏好,但无论是哪种口味,都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其乐融融。
2. 糖瓜
糖瓜是北京人过年的另一种特色美食,象征着甜蜜和幸福。糖瓜是一种由麦芽糖制成的传统糖果,口感香甜可口。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家中摆放糖瓜,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幸福安康。
3. 炸酱面
炸酱面是北京人喜爱的传统美食之一,也是北京过年的必备佳肴。炸酱面是由面条、黄豆芽、黄瓜等食材搭配而成的,口感鲜美。在春节期间,北京人会用炸酱面来款待亲朋好友,寓意新的一年事业顺利、家庭和睦。
4. 烤鸭
烤鸭是北京的代表性美食之一,也是北京人过年时的美味佳肴。北京烤鸭选用优质的鸭子品种,经过独特的烤制工艺,皮脆肉嫩,口感鲜美。在春节期间,北京人会用烤鸭来招待贵客,寓意新的一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苏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31常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03徐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14无锡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