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平台入口:http://www.626-class.com/
群山之中,天气微凉。穿上藏青色警服,端端正正戴好警帽,郑兆瑞挺直了腰杆,如往常一样走向边境检查站,他说这身警服代表着神圣的使命。看起来眼睛并不大的他,却被大家称赞有着一双“火眼金睛”。
郑兆瑞所在的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木康边境检查站,位于320国道德宏州芒市至保山市龙陵县交界的双坡垭口,毗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有着“云岭雄关”之称。
2003年12月,17岁的郑兆瑞来到木康站工作。这里平均海拔1600多米,半年雨水半年霜。尽管条件艰苦,但木康站荣誉室里一张张因毒品给社会带来危害的图片,和一个个缉毒英雄的事迹,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印记。
郑兆瑞依然记得,刚上勤时自己连普通话都讲不利索,上岗第一次检查忘了说“请出示证件”,脑子一片空白。而同期参加工作的战友,有的一个月不到就查到毒品,“当时心里很着急,想证明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他回忆说。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郑兆瑞,干农活、割草、放牛一样都没落下,初中毕业后为了“找个出路”,家里决定让他参军。在同事眼里,性格颇为内向的他,有着与众不同的优点:能吃苦,爱琢磨,善总结。
初遇挫折并没有让他放弃。他坚持白天钻车底盘、爬车顶、搬货物、卸轮胎,晚上学习理论知识,总结经验,向前辈讨教查缉技能,不停地练胆量、练本领。就这样,他的查缉技术日益精进。
2004年8月的一天夜里,郑兆瑞对一辆从芒市开往大理的卧铺车进行检查,他敏锐地察觉到两位女乘客盯着他看,便上前询问。对方声称互不认识,且其中一位是外地游客,却带着简单的行李,郑兆瑞认为这不合常理,经检查最终在二人体内查获毒品800多克。
“如今我查过数百起案子,但这一起我始终记得。”这是郑兆瑞查获的第一起毒品案,他告诉自己,“我还是能查到毒品的”。这既是鼓气也是信心的提振,工作第二年,他就荣立个人三等功,第三年被任命为班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复一年的坚守,日复一日地摸索。
郑兆瑞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他把平常所见所闻积累下来,分门别类收集整理,大到边境地区民俗风情、每月的毒情形势分析、季节性货物流通情况,小到对某一类车型、货物流量变化、新型车体结构等……他写下的十多本“查缉日记”成了大家学习的“缉毒宝典”。
木康边境检查站站长陈毅说,郑兆瑞还积极倡议成立“查缉研判小组”,为战友在查缉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把“脉”、开“处方”,并先后总结摸索出“体内藏毒研判法”“货车查缉法”“吸毒人员判定法”等8种特色查缉战法并编入《毒品查缉教程》,成为全国二线公开查缉的示范教科书。
16年的艰苦磨砺,郑兆瑞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管毒贩的伪装有多精密、多巧妙,人体、车体、货物、邮包等,他总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破绽查破案件,至今累计破获毒品案件8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0余人,查获各类毒品450余公斤……
“郑班长有一颗积极向上、好学的心。”在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民警林耀金眼中,郑兆瑞是一位良师益友,总是手把手带着年轻民警分析案子,提升业务能力。“他跟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懒惰,要多学多看多问。”
这些年来,在郑兆瑞的带领下,他所在的执勤组先后有10人考上军校,1人荣立一等功,8人荣立二等功,61人荣立三等功;木康站也在队伍管理教育和执法执勤等方面总结了一批先进工作经验,为全国移民管理系统提供示范借鉴。
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荣获“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士官优秀人才一等奖”“云南青年五四奖章”……如今,郑兆瑞有着诸多荣誉,但在他看来,这些荣誉只代表过去,意味着更重的责任和使命。
成考录取分数线是多
时间: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话考试报
时间:2024-06-12 17:0:33高考成绩一样怎么排名
时间:2024-06-07 17:0:09高校专项报名流程及
时间: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