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跟分数有很大关系。分数越高,可选择性越大,竞争压力越小。处于中上游分数密集区,竞争越激烈。一旦学生扎堆报考,就会出现滑档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学校都要保住,还得最低分录取,这种可能性不大。
新高考有96个志愿,只要填报不出现问题,肯定能录取。一般30个冲一冲,30个保一保,30个稳一稳。按照这个思路,录取基本不成问题,但是,冲一冲能录取的还是占少数。不可能所有学生冲一冲的都录取,很多要到稳一稳、保一保才录取的。
压线录取每年都有,每个专业都有。学校录取每年会有最高分和最低分,最低分就是压线录取。压线录取是运气,但是千万不要硬碰,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
压线录取看似分数价值最大化,一分没有浪费,但是,福祸相依,不见的是好事。进入大学后,学生要开始新一轮的比拼和较量。压线录取的学生,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是成绩最差的那个,后期学习压力会很大。当然,万事没有绝对,这只是理论上的,不完全成立。
压线录取并不是填报志愿成功的标志。追求压线录取的风险性很高,不建议考生和家长去尝试。
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专业,算是成功报考的标志。但这仅仅是相对而言的。
最好的大学是相对自己分数而言的,一流分数上一流的学校,二流分数上二流的大学,这就是最好的。
最好的专业有两个评价指标,一是专业在有一定知名度,在学校所有专业中能数得上。不同专业在大学中的发展不一样,双一流大学中也有B级学科,甚至连B级还算不上的。录取的专业不能太差。
二是录取的专业正好是学生特长和兴趣。专业关系学生将来的职业。虽然大学以后可以换专业,还有选择的机会,但是最好报考时候就选择正确,因为,后面考研换专业需要学生付出更多。如果报考走了弯路,后面要么沿着弯路走下去,孩子肯定会难受,要么就是纠正,孩子肯定要多走很多路。
现在报考是专业+学校,专业选择唯一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是就业前景和收入状况。孩子喜欢学习什么,擅长学什么,别人不知道,孩子心里肯定有数。家长可以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专业,但是,千万不要过多干涉和强行孩子报考某专业。万一选择孩子不感兴趣或者不擅长的专业,大学学习很费劲,成绩不可能优异,考研困难重重。将来就业也不是孩子喜欢的,也很难做出业绩,不可能成为行业精英。选错专业会害了孩子一辈子,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至于是压线录取,还是处于中间,或者是上游,不是判断报考成功的标准。捡漏只是运气好,不能算成功。
专业、学校、城市、人际关系等因素都影响着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真正成功报考是这几者的最佳结合点,以单方面去评价报考都是错误和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