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某一院校调阅考生电子档案数与计划招生数的比例,在实行平等志愿的省份中,一般在105%-110%之间,并在各院校的《招生简章》予以公布。如招100个人,按105%就调105个学生的档案。如是120%就是调120个学生的档案。一般不超过120%的调档比例。
投档比例就是解决投档多少合适的问题。它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是同一批次、同一计划性质、同一科类的招生计划数与投放考生档案数量之间的比例。一方面,由于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的招生投档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20%;另一方面,招生院校为了既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同时又保证招生质量,故确定的投档比例一般都100%~120%之间。
比如如果学校招生100人,投档比例1:1.2那么就会有120人志愿被投档该校,达到省控线才有资格填报相应院校。比例大于一是因为有部分学生专业不服从调剂,若过不了专业分数,就被踢出该校,为防止生源不足。
不少高校录取规则里只有一个总的调档比例或比例范围。其中,将投档比例确定为120%的高校较多。还有一些高校将投档比例确定为110%-120%,实际上与调档比例控制在120%之内没有本质区别。
一般来说,调档比例较大或在一定范围内,尤其在120%以内的这类高校,在实际录取过程中,多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浙江大学录取规则所述:“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在招生计划人数的120%以内”。武汉大学也表示“对招生计划量大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可小于此比例,但须高于100%。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学校可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微调方案和调档比例”。安徽理工大学则会根据对“生源的预测情况”,在“100%-105%的比例”范围内,“向省招生考试院(招办)申请调档”,北京理工大学在根据“考生情况确定提档比例”的同时,甚至还将“对部分生源质量好的省份适量增加招生计划”。
所谓生源情况,一般指某高校的招生计划或报考该高校的考生的数量即人数的多少和质量即成绩的高低等综合因素,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和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等高校表述得比较详尽。如中国农业大学将“根据高考成绩、专业志愿、考生的综合素质、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单科考试成绩等情况自主录取”,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也将:“在此范围内,根据高考成绩、专业志愿、考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相关单科考试成绩等情况择优录取。学院不设志愿级差。”对于表述为“调档比例一般为”某一比例、比例范围或“视生源情况进行调整”之类的高校,如生源状况好,调档比例有可能较高,生源状况不好,投档比例有可能较低。
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录取规则里未提出具体比例,但表示将“根据在该考区的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数量和调档分数线。”等。可见,招生计划数是高校确定调档比例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无论是提出具体招生计划数及相应的调档比例的高校,还是只提出根据招生计划数等确定调档比例的高校,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根据所在省份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基本依据,而高校的招生计划数,考生是能够事先掌握的。
此外,也有的高校提出的调档类较低,如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在105%之内、长沙学院的调档比例则只有102%,大连外国语学院的调档比例甚至为100%。如果说平行志愿调档比例较低主要是出于降低考生的退档风险考虑的话,层级志愿如此低的调档比例,应该是出于这些高校的综合考虑。对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进行必要的分析,如有疑问,一定要向高校咨询。
相较于提出一定比例或比例范围的高校,一些高校主要以招生计划数或考生报考情况确定调档比例。这类高校提出的“生源状况”中的招生计划数及相应的调档比例比较具体。如重庆大学确定调档比例的一般原则为:“计划在50名以内的,调档比例为120%;计划在50-100名以内,调档比例为115%;计划在100-200名以内,调档比例为110%;计划在200名以上的,调档比例为105%”等。而招生计划的多少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就能知晓,因而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还有如大连工业大学只提出了层级志愿的招生计划及相应的调档比例,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调档比例根据生源情况划定”。
一般来说,各省份在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前,要进行模拟投档,许多高校会根据模拟投档过程中的生源状况及考生报考的多少,来确定适当的比例。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有介绍,考生可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的特点,来综合考虑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