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分为“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高职批”等招生批次,例如“本科一批”还可以全称为全日制普通本科一批,浙江等省份将本科一批二批进行合并,统称为本科批(部分考生在填报浙江省份的院校志愿需要近三年内某院校本科批录取分数线之时,只需将合并年份的本科批录取分数看作是本科二批分数线参考即可)。
1、高招录取分批次是历史的产物,纯属为了录取方便。但是随着计算机自动录取的产生,有些批次分批次已经没有必要。取消录取批次是未来的趋势。但是本科提前批次的学校或者专业有一些特殊性,可能一时还会继续存在。
2、同一所高校如果在提前批次和正常批次都招生,招生专业一定不一样。比如说有些高校只有小语种专业在提前批次招生,而其他专业在正常批次招生。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分数线不相同的原因了。但是这还不是本科提前批次与本科一批次分数线不同的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还不在于此,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从来都不是高校在录取之前确定的,而是根据填报该校的所有考生按照分数高低排队,从高到低投档,在投档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投进去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这所学校的投档线。投档后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后的最低分考生的分数就是录取分数线。如果高校分提前批次和一批次录取,那么就会排两个不同的队列,形成两个不同的投档线。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录取分数线。
3、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就明白了。
某高校本科招生计划110名,在提前批次招生计划10名,在本科一批次招生计划100名。这时候高校并不知道自己学校提前批次和本科一批次的投档线。而且提前批次和本科一批次的投档和录取没有任何关系。
4、本科提前批次会先投档,假设本科提前批次的投档比例为110%,那么允许投档人数为11人。如果填报提前批次的考生有28人,那么投档时候计算机会把这28人按照分数排队,从高到低投档,排队顺序在第11名的考生如果是620分,投档到他以后,他后面的考生就没有录取机会了。他的分数,620分就是高校提前批次的投档线。投档完之后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后如果发现有个别考生不合格被退档,只要退档的考生不是最后这一名考生,那么高校的录取线也还是620分。假设所有考生都合格,高校提前批次只有10个招生计划,那么就只能退掉排名第11名的分数最低的那位620名考生,这时候高校录取的最低分考生就是第10名的考生,如果他的分数是622分,那么高校本科提前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就是622分。
5、本科一批次会在提前批次录取结束之后在重新投档,投档模式与提前批次很相似,但是两次投档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假设本科一批次的投档比例是102%,那么允许投档人数为102人。假设填报本科一批次的考生有159人,那么投档时候计算机会把这159人按照分数高低排队,从高到低投档,排队顺序在第102名的考生如果是631分,投档到他以后,他后面的考生就没有录取机会了。他的分数,631分就是高校提前批次的投档线。投档完之后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后如果发现有个别考生不合格被退档,只要退档的考生不是最后这一名考生,那么高校的录取线也还是631分。假设所有考生都合格,高校提前批次只有100个招生计划,那么就只能退掉排名分数最低的第101和102名的两名考生,这时候高校录取的最低分考生就是第100名的考生,如果他的分数是635分,那么高校本科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就是635分。
从这个例子看出,同一所高校的本科提前批次的录取分数线高于、低于等于本科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最好参考高校的历史录取数据进行评估填报。至于提前批次高校格外有什么要求才能报?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与上面说的分数线问题无关,需要仔细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的每一项细节,要符合招生章程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