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2-59596333,该校联系地址为中国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邮编为301617、联系邮箱为zhaoshengchuzc@163.com。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静海团泊湖畔新校区。学校已入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政府三方共建高校之列。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新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植物园、全国最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本科生近9000人,研究生近4000人,留学生及港澳台生2000余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70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拥有国家“”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拥有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十三五”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A-,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B+;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学校以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为根本。认真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积极推进“四个回归”,奋力开创以质量为内涵的高等教育新局面。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及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拥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优势。学校拥有完整且体系化的重大教学科研平台30余个,包括国家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部共建现代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方剂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连续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近三年新增纵向科研课题410项,经费3.1亿元,其中国家级课题154项。多年来,获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省部级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6项。重视转化服务,依托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健康中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新要求,以中药产业提质增效为重大目标,以现代中药研发、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中药智能制造、中药安全性研究为重点研究方向,实施“优势互补,协同攻关,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发展策略,服务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特别是原创性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理论、方法与技术策略,突破中成药二次开发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天津市30余个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成果在全国19个省市近百家中药企业推广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中药大品种集群形成,产生了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时间:2024-07-01 16:0:27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
时间:2024-07-01 16:0:06高考志愿第二志愿怎么录取
时间:2024-07-01 15:0:34高考填志愿待录取一
时间:2024-07-01 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