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专业排名 > 正文

东华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排名

更新:2024-03-02 01:25:26 高考升学网

2024年东华大学专业排名有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自动化、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环境工程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东华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排名

一、东华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级别年度
1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国家级2019
2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级2019
3东华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国家级2019
4东华大学自动化国家级2019
5东华大学纺织工程国家级2019
6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国家级2019
7东华大学轻化工程国家级2019
8东华大学环境工程国家级2019
9东华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家级2019
10东华大学电子商务国家级2019
11东华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国家级2019
12东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国家级2020
13东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2020
14东华大学应用化学国家级2020
15东华大学工业设计国家级2020
16东华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国家级2020
17东华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国家级2020
18东华大学环境设计国家级2020
19东华大学软件工程国家级2021
20东华大学日语国家级2021
21东华大学传播学国家级2021
22东华大学统计学国家级2021
23东华大学功能材料国家级2021
24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2021
25东华大学生物工程国家级2021
26东华大学市场营销国家级2021
27东华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国家级2021
28东华大学产品设计国家级2021
29东华大学数字媒体艺术国家级2021

二、东华大学开设专业名单

学院

本科专业(类)

校区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松江校区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纺织工程

功能材料

纺织类(含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延安路校区

服装设计与工程

表演(影视戏剧)

表演(服装表演)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与科技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与贸易类(含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管理试验班(含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

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轻化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松江校区

化学类(含轻化工程、应用化学)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工业设计

智能制造工程

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

东华大学理学院

物理学类(含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东华大学钱宝钧学院

理科试验班

理科试验班类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含传播学、公共关系学)

延安路校区

教育技术学

社会科学试验班(含行政管理、法学)

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松江校区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

日语

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三、东华大学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为纺织科学与工程。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学校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6万余平方米。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全校教职工2225人,专任教师1451人,其中专职院士3人,资深院士1人,兼职院士17人,、、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次,其他高级职称教师近千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1人获评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功臣”,1人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全校本科生14917人,硕士研究生8165人,博士研究生1907人,学历留学生644人。

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部),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6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交叉学科十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保持国内领先,化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2个国家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建设“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积极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东华学子近三年获得国内外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冠军、金奖或一等奖300余项,充分彰显学生的创造力。获杭州第19届亚运会攀岩项目女子团体速度接力决赛金牌。女足获大学生联赛全国冠军。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前20名。学校全面推进双创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成效显著,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首次获批的50所现代产业学院之一。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 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 14-18 位,近五年,毕业生自主创业 470 余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物化生最好的专业排名

时间:2024-05-22 16:0:16

医学类专科最吃香的十

时间:2024-05-13 17:0:11

高考就业前景最好的

时间:2024-06-03 08:0:05

十大坑专业排行榜

时间:2024-06-03 0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