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海人类学学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21学术年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生命科学学院会议厅召开。240名来自上海各个相关单位的会员参加了现场或者线上的会议,并投票选举出了第八届理事会成员,推选出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主任王久存任新一届会长,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辉任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汪思佳、复旦大学社政学院教授潘天舒、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保春、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成涛、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叶舒宪任副会长;来自上海30余家单位的70位人类学研究专家当选为理事。大会还推选了金力院士任学会的荣誉会长,上一任会长张海国任名义会长。
社联学会管理处李玮琦先生为新一届会长副会长颁发聘书
上海人类学学会成立于1983年。荣誉会长金力曾指出,上海人类学学会应依托复旦大学和上海的优势,团结上海各单位的人类学研究力量,做“大人类学”并“做大”人类学。因此,第八届理事会在原有5个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增加到了19个专业委员会,涉及到体质、遗传、文化、民族、语言、考古、健康、艺术、生态、社会、科学传播、标准制定等方向,充分发挥了上海人类学学会的跨学科融合性。这既是秉承于其80多年前的前身的文化传统,又密切契合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集于上海的人类学家们,与生俱来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风气,充分认识到人类学的学科开放性。要研究人类群体的演化规律,从单一或者少数几个学科的角度,只能是管窥蠡测;只有把“所有”相关学科都团结起来,把所有能获取的知识都总结起来,才可能最接近我们所探寻的真相。
上海人类学学会挂靠在复旦大学,一方面得到复旦大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力量的滋养,一方面又团结全市相关学科力量对复旦大学进行反哺。复旦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有其出色的学科优势:生物人类学学科曾经是解放初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后,在复旦大学集中建设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学科在复旦大学也有着辉煌的历史;考古与文物学、历史语言学、古文字学等学科也都是复旦大学的明星专业。这些学科的前沿研究,将很好地服务于上海人类学学会的发展。
王久存表示,38年前上海人类学学会成立后,曾为推动中国和国际人类学研究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贡献;近年来,上海人类学学会成员又引领了对人类表型组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牵头发起了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推进了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新一届理事会将在所有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讲好上海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同时也将讲好世界的故事。
当天下午,上海人类学学会召开了“元世界人类学”为主题的2021学术年会。按照传统,年会颁发了今年的人类学终身成就奖,以褒奖在人类学的各个领域奋斗终生、取得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的著名年长学者。颁奖典礼上,金力将人类学终身成就奖的“金琮”奖杯颁发给了广西民族大学退休教授徐杰舜。他从1979年就开始从事人类学研究,历经数十年,完成的九卷本《汉民族史记》和六卷本《中华民族史记》被认为是人类学研究不可绕过的学术作品。
金力院士为徐杰舜教授颁发人类学终身成就奖“金琮”奖杯
在颁奖典礼上,徐杰舜感慨万千:“研究的开始,仅仅是兴趣使然、使命使然,便投入到汉民族的研究中”。回忆自己求学、科研的经历,他说:“从小因父亲的工作,迁徙多处,后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分院(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历史系,成为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岑家梧的关门弟子。从小学到大学,从城市到乡村,从汉族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历时18 年,在不自觉中完成了非典型的人类学洗礼”。而在大学求学时最重要的有四件事,影响了他终身的学术方向。其一是与少数民族同学朝夕相处,从感性上认识了什么是民族;其二是听了岑家梧讲授的原始社会史,精读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从理性上认识了什么是民族;其三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参与了中国关于民族概念的学术讨论,与师兄合作,发表了处女作《试论从部落到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此开启了从事民族研究的学术之路;其四则是大四时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在程阳公社程阳桥畔的平寨,不自觉地开始了真正意义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对于研究历程,他自己的比喻是:深挖了一口“井”,滚动了一个“雪球”,建设了一批“油田”。即,60年中,在民族研究这一方向上逐渐走向学术前沿;并且视“深挖井”为基础工程,把学术研究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在“深挖井”“滚雪球”做学问的过程中,建设了中国民族团结研究、“乡土中国”研究和中华民族研究三个“油田”。
2000—2003年,徐杰舜的学术团队历经2年多时间完成了对5个自治区、2个多民族省(青海和云南)、1个民族较少省(湖南)、2个大城市(上海和深圳)的田野考察,丰富的田野资料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民族团结的现状,并于2003年出版了《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2003—2007年,在《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的基础上,徐杰舜撰写《磐石: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完成了对中国民族团结的理论提升,提出了“磐石”理论。为了进一步验证中国民族团结的“磐石”理论,他带领学术团队,继续进行了约10年的田野考察,写就了一系列的民族志报告。历经20年,在“磐石”理论的关照下,从《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到《磐石荔波》的一系列民族志报告,徐杰舜不仅从中收获了以阳光、葵花、石榴和榕树4 种中国农耕文化的象征物来呈现民族团结的理论意境,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回答了中国民族团结何以“安如磐石”的问题。
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人类学研究,并为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不遗余力地鼓与呼。徐杰舜坦言,一百多年前,当人类学传入中国之时,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专门研究原始简单社会的“摇篮”学科,在其发展史上出人意料地逐渐在中国拐了弯,转而关注和研究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乡村社会。当下,人类学已是一门国际性的学科,希望借助这门学问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当天的年会还安排了系列讲座,以“元世界人类学”为主题,提出研究“跨越时空、突破边界、融合现实与虚拟的后疫情时代人类学”。金力做首场报告《表型组学的探索和实践》,指出传统的人类学必须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多维度测量的技术进入人类表型组学研究阶段,以揭示人类特征多样性的内在规律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使我们能更精确地发现病因。张文宏教授做了《传染病起源与消除》的报告,指出人类演化历史中不断与传染病斗争,人类与病毒的演变有着明确的规律性;从病原体与人类的关系出发,讲述了人类历史上几次传染病大流行的科学规律,进而对我国赢得抗击新冠疫情挑战的科学性做了全面的回顾与剖析。张文宏教授的讲座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世界是一个共同体”,最终依靠人类的团结与科学我们一定能够最终战胜这次疫情。陈中原教授的报告《三角洲环境演化与早期农业文明》揭示了不同自然地理背景下的全新世三角洲成因机理,展示了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流域物质共同作用下的三角洲环境演变特征与早起农业文明起源的关系。报告以长江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为例,阐明了季风气候带稻作农业与干旱气候带农牧业交错发展的人地关系,以及对孕育不同农业文明的作用。报告尤其强调长江三角洲稻作农业起源对亚洲地区的影响,以及尼罗河三角洲农业文明和发展在环地中海文明迁移过程中的意义。石乐明教授的报告《多组学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研究》指出,多组学数据是实现精准诊疗的基础,但在其产生、分析和解读等环节均存在严重的不可重复性。为此石教授团队先后发起国际组学数据质量控制联盟(MAQC)以及“中华家系”1号(Chinese Quartet)项目,通过构建一系列多组学标准物质,确保数据产生、分析和解读环节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提高测量平台间、实验室间和批次间的可比性,促进数据共享和整合利用,为临床应用奠定质量基础,为建设大人类学保驾护航。
契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上海人类学学会将坚持四个面向,在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上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继续推进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将面向经济主战场,努力把先端科学技术进行转化;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及人民生命健康,发挥文理医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为上海、为国家、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