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北京高考 > 正文

2020年北京高考语文卷难不难 试卷难度点评解析(word文字版下载)

更新:2023-09-13 13:47:11 高考升学网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卷难不难 试卷难度点评解析(word文字版下载)

挑灯夜战,伏案苦读,书山题海……十年寒窗,莘莘学子们就要迎来高考的“临门一脚”。走进高考考场,为青春和梦想奋力一搏。求学着实不易,每个国人都感同身受,所以,就在此刻祝福考生们“展现真才实学,佳绩定能胜出。”再说一句不管你考得好还是假如没考好,都要平常心对待。

那么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卷难度系数如何,今年语文卷难度和去年相比会是怎么样?高考升学网就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卷做了一个本地区的考生调查,这个调查结果应该可以反馈出今年北京高考语文的难度系数。

一、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卷难度调查问卷统计表

本次高考语文卷难度调查问卷得票人数大体分布情况:

1、比去年难:109人

2、比去年容易:312人

3、和去年难度相当:77人

4、不好比较:10人

二、2018年北京高考志愿填报这些注意事项你必须要知道

考生要在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以及招生政策规定后,按规定时间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依据《北京市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填报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考生志愿分本、专科按录取批次顺序填报。

 (一)本科志愿

1.志愿设置:本科招生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3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

本科提前批设置A、B、C三段,并按顺序依次录取,每段均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艺术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公安类院校、航空飞行与指挥专业、飞行技术专业等院校(专业)在A段录取;“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原则上在B段录取;“农村专项计划”在C段录取。

本科一、二批为平行志愿,本科一批可以填报6所平行志愿高校,本科二批可以填报10所平行志愿高校。

以上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时须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本科提前批B 段不设“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选项)。

高校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志愿,考生可填报1所志愿高校,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之后本科一批录取开始之前进行。取得资格认定的考生,须将资格认定高校填报在该志愿中,方能享受相关特殊类型招生政策。

 2.填报时间: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

(二)专科志愿

1.志愿设置:专科招生高校按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2个批次依次录取

专科提前批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志愿高校,每所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专科普通批为平行志愿,设置20个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

2.填报时间:7月25日8时至7月26日20时。

(三)征集志愿

录取期间,按考生已填报志愿录取结束时,如当前批次高校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征集考生志愿。

1.志愿设置:本科提前批A段(B、C两段不设置征集志愿)、专科提前批征集志愿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本科一、二批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本科一批设置5个平行志愿高校,本科二批设置6个平行志愿高校。以上每个志愿高校设置6个志愿专业。专科普通批征集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10个志愿高校,每个志愿高校设置1个志愿专业。考生填报本科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须同时注明是否服从院校内专业调剂。

2.填报时间: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及录取在下一批次录取开始前进行。录取期间,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

考生登录志愿填报系统的初始密码为登录报名系统所用的密码。考生须妥善保管志愿填报系统登录密码,切记不要泄露。志愿填报时间一经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志愿信息。

三、2018年北京高考重点相关文章

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坚持立德树人,稳中求进,结合北京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关注时事等特点,从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角度,在试题情境选择和问题设置上,突出对学科基础、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在试卷的整体性、丰富性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把回答高考语文试题,作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上的最后一堂课,一直是高考语文北京卷的重要认知。因此在试题素材选择和题目设计上,不仅注重高考的区分功能,同样也注重其教育价值。

1、写作:成长与发展是关键词。

2018年,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已经长成为青年,走进高考考场。

大作文第①题“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意在引导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思考祖国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在成长的过程中,考生经历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抢险救灾的场景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印记。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10年过去了,汶川重新站了起来,他们会感受到在废墟上崛起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众志成城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考生还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在体验奥运会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初步感受民族自豪感。特别是进入后,青年学子们日益成长,国家各方面呈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为中小学生讲课;蛟龙号、“复兴号”高铁、大飞机、航母出海试航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显著;城市更加宜居、乡村更加美丽、文化更加繁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其是那些为取得这些辉煌成就而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建设者们的精神世界,已成为学生理想信念发育的精神营养。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引发考生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认识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关系,将个人的成长自觉融入祖国发展的伟业之中,这是很有意义的。题目引导考生思考家事国事天下事,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写作背景广阔,写作内容贴近考生生活,学生会有话可说,有议论可发。

大作文第②题“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用记叙文描绘自己向往的生态文明图景。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题目可写内容很多,如消除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防止土壤污染,整治环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等。考生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写散文;可以适当虚构,也可以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写作要求符合18岁青年喜欢想象的思维特点,写作内容符合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实际,写作题目画卷感强,富有审美性和文学意味,利于有特长的考生发挥。

2、阅读:经典、科技与文化是着眼点。

经典的文学和文化著作,其丰富内涵对人格塑造、精神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考语文北京卷将经典名著纳入考查范围,引导学生通过文学文化经典著作阅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在去年考查《红楼梦》《呐喊》《红岩》《平凡的世界》等的基础上,2018年又增加对《论语》的考查。《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很多思想观点对于现代社会仍有着积极意义,如第13题选择了《论语?先进》中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对话,生动地反映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孔子对弟子提出的“闻斯行诸”问题的不同解答,对学生的立身行事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发展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内容,第一大题多文本阅读选择了一组以“对人工智能的认识与思考”为主题的材料,引导学生在关注科技前沿发展、感受科学精神的同时,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从而启发学生认识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第五大题《水缸里的文学》是文学作品阅读内容,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由童话故事引发的好奇心、想象力对自己文学萌芽的意义,以及对之后文学创作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引发学生对个人成长的思考。

 二、加强基础考查,注重综合运用,为考生搭建展示才华平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形成素养关键,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8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在重视基础,创设情境,关注应用,鼓励学生创新表达等方面,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1、加强基础考查。

在试卷结构布局上,力求通过不同类型的素材、不同测试重点的板块组合,形成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全面覆盖。在试卷题目设计上,选择语文学习中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避免偏题怪题,以期通过不同类型题目间的有机结合全面考查考生语文素养,引导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

例如,第一大题多文本阅读采用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组织材料,试题侧重考查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考查更为全面综合。

2、创设情境,注重运用。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试卷力求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强调在语言实践中积累、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语文的应用性、综合性,避免对知识的僵化记忆。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注重联系考生生活。力求通过考试,引导语文教学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例如,积累背诵古诗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第17中第④题,创设“校庆致辞”情境,要求学生在校庆欢迎词中填入恰当的古诗文。题目力求从贴近学生生活出发,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使“默写”不再是诗句的僵化记忆,答案的开放更是对学生能基于多年的诗歌学习积累进行合理联想、创造性应用的鼓励。

3、为考生搭建展示平台。

继续设置选择性强、开放性强的题目,为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提供更多的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和有所创造,体现出为每一位考生展示12年语文学习水平搭建平台的高考价值“新思维”,启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

例如,“微写作”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考查经典名著阅读。2018年三道题目,覆盖了七部名著,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试题重点考查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表达的能力、陈述故事情节的能力和评议人物的能力,将语文学习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和思想性结合在一起。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40

北京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

时间:2024-06-19 14:0:54

北京高考位次所对应的学校

时间:2024-06-19 10:0:41

北京高考录取后放弃

时间:2024-06-18 11:0:33